更多服务
媒体聚焦 | “在灿烂阳光下,共享发展新成果” 松江篇之四
日期:2023-07-18 浏览

本期节目精选


自2021年6月松江区与昭通市结对帮扶以来,两地携手共进,创新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全力推进昭通市威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两手抓”,调整、优化、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思路,扎实有效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努力探索具有威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威信县城瞰景

威信县扎西小镇风貌

扎西会议旧址

扎西镇石坎社区庄子上红色乡村振兴示范点举行文化旅游节

2023年春节期间,威信县累计接待游客22.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近1.4亿元,恢复至2019年的119%,其中扎西红色小镇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收入近6000万元……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文旅局向我们展示的这组数据,也是当地乡村振兴发展中,红色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交出的一份答卷

经过前期充分论证、实地考察,上海援滇干部、挂职威信县委常委、副县长秦爱军认为,红色文化正是撬动威信县乡村振兴的关键杠杆。“红色文化是威信特有的资源优势,要让这种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大河滩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是扎西会议会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继承、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讲好扎西会议故事,2022年,威信县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威信段)建设为契机,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围绕“长征路上重要节点、赤水河畔美丽景点、乡村振兴示范亮点”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庄子上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示范点,为这座扎西河畔的和美村庄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扎西镇党委副书记罗敏向主持人雨兰介绍说,通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昔日的小山村实现了华丽蝶变,探索出一条红色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新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庄子上红色乡村振兴示范点

如今的庄子上紧紧围绕绿色发展,擦亮红色底色,在推动村庄唤醒红色记忆的同时,将绿色发展贯穿其中。经过生态修复后的赤水河清澈见底,穿村而过,滋养着这片土地。河岸上,一幢幢川南民居风貌房屋错落有致地散布在绿树鲜花丛中,墙上绘着红色主题、农耕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图案与文字,房屋前后还有农耕用具展示园

威信县聚焦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和美乡村,致力于让乡村既有“面子”,也有“里子”,既有“颜值”,也有“气质”。麟凤镇金鸡村党总支书记季春锦自豪地对雨兰说,金鸡村被评定为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

统筹联动、全面发力,共建宜居宜业新威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金鸡村猕猴桃基地

麟凤镇金鸡村采取“党总支+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当地的主打产业,威信县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当地建成了总面积2400余亩的猕猴桃基地,覆盖7个村民小组373户农户。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富民是重要的“压舱石”。松江威信两地携手充分利用各小镇的自然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1年,上海松江助力基地完成了灌溉网络、仓储冷链等设施的提升改造。威信县农投公司副总经理李义山对雨兰说,上海松江参与援建的猕猴桃示范基地的建成,助力当地实现了基地增产、农民增收、公司大丰收的大好景象。

2022年以来,金鸡村启动并完成了全村房屋风貌改造、庭院打造、道路硬化等一批项目。说起村里的变化,金鸡村龙背上村民小组的周艳金感触颇深。

同样是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建设,浓郁的苗族风情村寨、历经沧桑的古城墙、造型奇特的石林景观、雕刻精美的老祖屋,呈现出的又是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了……垕房乡村振兴示范点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为主题,以“农文旅生态观光体验园”为载体,以“一心、两馆、三场、四品、八院落”为规划,在“保改建”模式中既保留了古村文化和村落原貌,又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顺着乡村主干道而行,沿途“踩水涯”瀑布飞流直下,“黛瓦橙墙”的民居掩入山雾。走上观景台,东西部协作资金参与援建的游客中心、停车场、娱乐设施、文体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以“美丽乡村”为颜值担当、以“有机农产品”为产业支撑、以“文明新风”为内涵,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人大主席魏妍向雨兰介绍了“党组织+合作社+社员” 的创新经营模式,为当地群众提供大量就业与创业机会,促进产业发展,村民增收。


在采访的这几天里,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感谢”,对上海援滇干部倾力奉献的感谢,对上海松江“威信所需,上海所能”的感谢。情牵相伴,携手向前。

2023年,松江区将继续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为抓手,持续投入帮扶资金,助力威信县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逐步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乡村振兴有效之路,富裕、美丽、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威信大地徐徐展开!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