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松江 以国家战略为牵引 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
日期:2024-01-24 浏览
松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部署要求,加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更高质量发展,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奋力实现“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美好蓝图。

  过去的一年,松江始终坚持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重要成果、重要品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交汇点,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胸怀“国之大者”,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加快建设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实践样本。发挥新型举国攻关体制的制度优势,着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打造更多“从0到10”科技创新“核爆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6+X”战新产业,依托G60脑智科创基地、超硅研究院等重大研发平台,克隆猴、嵌合体猴、脑机接口、AST大硅片、光刻胶、G60星链、新型航空发动机等“从0到10”硬核科技成果涌现。

  过去的一年,松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围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新城、松江枢纽“三张王牌”建设,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先导性指标持续走在全市前列。2023年,松江规上工业企业总数保持全市第一,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保持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全市第二,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位居全市第二,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市第二,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数量位居全市第二……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全区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唯实唯干、拼搏奋进的结果,是松江在逆环境下交出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过去的一年,松江全面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不断兑现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持续提升松江人民的实得感。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沪苏湖铁路正式铺轨,松江枢纽承轨层结构完工,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工程开工建设,沪松公路快速化项目有序推进,G60莘砖公路匝道开工建设;旧住房修缮惠及6841户居民,1718户在外过渡动迁居民得到安置;8所新学校启用,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迎来首批学子,中心医院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13家附属医院,交大医学院松江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松江分院开工建设,区牙防所、九里亭、泗泾、泗泾泗滨、石湖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启用……一张张成绩单背后,兑现的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松江人民过更好日子的庄严承诺。

  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样本

  作为“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示范镇的小昆山镇,近年来以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为牵引,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答好全域转型升级答卷,实现城镇面貌的稳步提升和社会民生的日渐改善,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小昆山样本”。

  经济发展:抓增量盘存量

  总投资超百亿元的赛宝发储充一体化分布绿色微电网项目落户、华东规模领先的奶酪基地乐芙娜迎来封顶、互感器行业领军企业雷兹迁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龙头先惠打造汽车动力总成装配线系统集成新项目,此外,稳步推进海神机器人、瀚兰通科技、卧龙节能、新剑机器人等符合“6+X”产业导向的优质企业落户,飞雕、北玻等持续增资扩容。近一年来,新企业和新项目的涌现,成为小昆山镇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

  抓增量的同时,小昆山镇也启动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前期工作,从“土地存量”中进一步寻求“发展增量”,通过自主提升、存量嫁接、协议动迁、房地置换等方式,推进区域转型升级。

  “下一步要牢牢抓住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机遇期,以更高质量推进经济蓬勃发展。”小昆山镇党委书记陆雪锋表示,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支持飞雕、北玻、海特克、成峰流体等优质项目改扩建,引导震界、新剑机器人通过项目新建及技改提质升级,因地制宜支持企业“工业上楼”、增容扩产,探索楼宇工业新模式,不断提高亩均产出和经济密度。

  “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助推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提高存量工业用地的利用质量和综合效益,将北区2.64平方公里全部列入二次开发区域,通过采取自主提升、存量嫁接、存量收购、协议动迁、房地置换等方式,将于2025年底实现不少于50家劣势企业停产停业、500亩存量用地盘活利用或动迁回购、10万平方米厂房拆除重建。同时,大力培育和打造基础配套齐全、园区环境良好、企业服务完善、产业导向鲜明、产出效益领先的星级优秀产业园区。”陆雪锋说。

  无论是新项目入驻,还是存量空间盘活,要引来凤凰筑巢,离不开政策服务的持续优化。通过打好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的“组合拳”,去年一年小昆山镇新增企业落户2973家。引进来之后,小昆山镇用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留得下”。

  去年,小昆山镇全年财政总收入达19.2亿元,同比增长24.4%;地方财政税收达5.98亿元,同比增长17.4%。除了财政收入数据亮眼,实体税收对财政贡献起到压舱石的作用,智能工厂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精特新”企业等高质量发展指标也均位居前列。

  城镇见新:强规划提品质

  2008年,小昆山镇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也是上海唯一一个国家级小城镇试点。过去一年,结合松江新城西部产城融合发展区规划,小昆山镇抓实“一轴两翼三片区”镇域发展规划建设。

  陆雪锋介绍,“一轴”即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轴;“两翼”即南侧大港片区、北侧小昆山片区;“三片区”指的是南侧工业区、中间集镇区和北侧万亩良田农业区。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独特的记忆和标识,“二陆”文化小镇项目成功亮相2023年上海旅游投资推介项目招商路演。据了解,项目总占地3534亩,将按照“一核一带四组团”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一核”为小昆山园,内含九峰禅寺、“二陆”读书台。“一带”为水系,环绕于项目内,形成江南水乡特色。“四组团”为“人文之源”“田野之园”“科创之原”“数链之元”四个功能组团。古老与现代相映,历史与未来交融,打造周边市民休闲度假的“诗与远方”。

  城镇建设需要同步推进。过去一年,小昆山镇各项城镇建设项目按下“快捷键”:“二陆”文化图书馆、体育馆项目与松江辅读学校街坊控规调整审批通过,项目手续正抓紧办理,文化活动中心屋面维修稳步推进;启动陈氏宅保护修缮工程,协调推进汤村庙古文化遗址公园开发,完成平复湖概念性方案设计。

  “要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城镇品质。”小昆山镇副镇长顾锋雷表示,正在积极争取乐都路西延伸、广富林路西延伸等13条交通路网建设,完善区域供水、燃气、信息专项规划。目前,着力解决“一镇两貌”问题的大港片区“城中村”改造方案已获得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批复。

  民生向暖:优居住利三农

  “住有所居”是最基本的民生。继前三期安置房陆续完成建设和入住后,作为全国小城镇改革试点的小昆山镇年前开展了涉及1545户动迁户的四期安置房分房抽签仪式。

  陆雪锋介绍,自2008年6月获批全国第二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后,小昆山镇通过采取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减少农村零散宅基地和农村工业用地,增加成块连片集镇区建设用地,小城镇发展初具成效。

  其中,8个村4541户农民宅基地被列为建设用地拆旧区,城镇区作为建设用地建新区,共建设四期合计10543套安置房。前三期安置房文晋苑、平复苑、翔昆苑共建设安置房6171套,通过多批次公平有序安置,截至2021年,约72%的农民成功置换城镇区合计5783套安置房,实现“进镇上楼”。此次第四期动迁安置房总套数为4372套,预计2024年5月交付使用。届时,小昆山镇将基本实现全镇农民进城集中居住。

  其他各项民生保障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深化大港区域“一网通办”延伸点服务功能,实现“就业服务”远程帮办;强化稳就业举措,新增就业岗位801个,妥善解决劳动纠纷案件333件;创新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完成“互联网医院+养老院”试点,社区长者食堂正式启用,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积极筹建;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昆安幼儿园如期竣工,平原小学项目代建正式启动,开展辅读学校建设前期工作,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我们要盘活乡村资源,留住梦里乡愁。”小昆山镇副镇长潘叶翠表示,小昆山镇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自然田园风光,通过节庆活动带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全面提速农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小昆山镇加快江南水稻艺术观光园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精品民宿、观稻亭等一大批农业旅游配套逐步完善。油菜花节、四季节庆、亲子路跑、田园铁人三项赛、乡村半马等赛事火热开展,持续提升小昆山镇乡村旅游影响力。此外,小昆山大米加工厂已正式运行,获评“上海市工业旅游景点”,大米文化体验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新城

  蓝天碧水,绿道蜿蜒,众多游客或骑行游玩,或漫步赏景,尽情享受着秋日的欢愉与欣喜。如今,在松江,推窗见绿、出门即景,一幅“园城相嵌、林城相拥、水城相融”、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打造的绿色宜居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松江新城绿环先行启动段开工建设,打造彩林门户、通波望峰、五龙秀春等特色景观段,去年新建绿地82.69公顷、绿道15.37公里、开放休闲林地8个,森林覆盖率达19.28%。

  打造绿色城市风貌,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松江去年新建新改建4座口袋公园,新增城市公园1座,3处单位绿化完成开放共享,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从原本以中心城区为着力打造区域,到如今向各街镇延伸,“花园松江”逐步形成“一镇一园一特色”的绿色生态布局。

  近年来,全区所有街镇都建成开放了至少一个面积不小于8000平方米的社区级公园,包括岳阳思鲈园、方松体育公园、中山五龙湖公园、永丰城市公园、九亭九科绿洲、佘山陈坊公园、小昆山临云公园等。

  在松江,宛如“项链”的绿道也正在加速“点点成线、点线结合、线线成网”,串联起公园、绿地、街心花园等各类“珍珠”般的生态空间。早期绿道建设主要以淀浦河绿道、佘山绿道、广富林郊野公园绿道等市级、区级绿道为主,如今更多的社区级绿道和滨水绿道正在延伸,其中白洋苑绿道、文诚路绿道、通波塘绿道等绿道建设正逐步形成“15分钟生活圈”。

  松江正逐步实现、逐步营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慢行有道、水岸共享”的宜居生活场景。届时,市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生态资源。下阶段,松江新城将整体性规划绿色空间布局,重点打造新城绿心、新城绿链和新城绿环等独具松江特色的绿色体系。

  通过持续推进新造林、开放休闲林地建设,松江去年新造林228亩,森林覆盖率达19.28%,继续保持全市第二;新建4个区级和4个镇级开放休闲林地。

  “春花烂漫、夏日浓荫、秋日如染、冬季暗香”,这是九亭北场开放休闲林地的独特意涵。该林地北邻淀浦河,南至徐家港,西侧为松江区九亭第五小学和松江区九亭第二中学,总面积达210亩。此前,林地内整体林木长势良好,但内部只有少量水泥路且道路系统不连通,周边居民只能“望林兴叹”。经改造后,不仅道路问题解决了,林地内还增添了自然科普、林下画廊、林间驿站、幻彩空间、林中休闲、林下疏影等打卡点,居民可以沿着休闲步道环绕林地前行,一览林中风景。

  松江区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顾斌峰表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手抓扩绿增量,一手抓提质增效,不断扩大绿色版图。

  除了生态绿色资源,松江还在环卫管理方面提质增效,用绣花功夫体现大城善治。去年以来,松江区有8条清运线路沿线86个居住区实施生活垃圾“延时清运”,夏季湿垃圾“一天两运”,有效破解作业扰民问题。

  松江区率先在全市完成湿垃圾末端品质监控系统建设,加强源头分类管理;16个街镇覆盖使用装修垃圾电子三联单,实现“源头可溯、全程闭环”的在线管理。有条不紊推进湿垃圾处理设施扩建工程,预计年底全厂主体设备基本安装完成;新增31辆新能源环卫车,实现环卫作业绿色、低碳、高效;实现“五个一批”垃圾分类升级版,打造50个精品示范居住区、50个标准化垃圾房、50个精细化分类公共场所示范区域、50个高品质可回收物服务点和2个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

  持续创造逆环境下高质量发展新奇迹

  1633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全市第一;3715.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9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动能澎湃;6.79%的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保持在全市前列,创新活力迸发……这份“含金量”“含新量”满满的成绩单,来自松江刚刚写就的2023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答卷。

  去年,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松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战略牵引,做强先进制造业实体经济基本盘,加快科技创新“核爆点”释放,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硬道理的战略主动,稳中求进、追“高”逐“新”,持续创造逆环境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新奇迹。

  战略牵引持续增强

  2023年11月8日,满载39个标箱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以及工程机械、光学仪器的“中老班列—G60号”国际货运班列首发。该班列以松江正在建设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为始发站,沿中老铁路驶向老挝和缅甸。同日,中阿G60合作发展促进中心揭牌成立。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广大坦言,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通阿拉伯国家,将进一步推动双方产业、人文、人才等双向奔赴,也为双方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

  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先后发布、一批重大要素链接和功能平台相继落地,不仅强化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下的资源配置能力,更拉开了九城市发展战略纵深。随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的持续增强,跨区域创新协作和产业联动越来越紧密。仅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现场就实现签约落地33个涉及九城市跨区域合作与重大战略合作项目。

  截至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联动九城市头部企业、院所机构、经营主体等,成立了16个产业(园区)联盟、13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出台相关发展指导意见,实施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智能物流装备等细分行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同行共进的一廊九城经济发展动能澎湃。上海科学学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指数研究》显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对全国贡献度达10%,对长三角科技创新支撑度达30%。

  科创引领持续增强

  2023年12月27日,长三角首个卫星制造“灯塔工厂”格思航天G60卫星数字工厂在松正式投产下线。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金介绍,该产品配套了行业最先进的“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技术,该工厂在定制卫星的柔性智能化工艺中适应用户的响应更快速,年产预估可达到300颗,将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卫星互联网系统。

  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还有腾讯G60智算中心,腾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松江的项目部署了新一代的HCC高性能计算集群,以及业界最高带宽的腾讯自研星脉高性能网络,是国内最大规模GPU智算中心。

  一方面,松江着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推进G60脑智科创基地二期、超硅研究院等重大研发平台建设,全面增强“从0到10”的全链条、全过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松江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去年上半年,在松江发展了23年的真诺测量仪表有限公司在德国米诺真兰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在松江设立了外资研发中心。“过去三年,企业总研发费用达1.148亿元,研发占营业收入比年均超5.6%。”公司技术总监计宏辉表示。

  包括真诺测量仪表在内,去年共有8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松江。目前,松江累计获批外资研发中心63家,约占全市10%。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松江去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百亿元,投入强度达6.79%,其中91.4%的研发投入来自市场主体。

  产业韧性持续增强

  推动松江高质量发展战略势能转化落地见实效,市场主体是关键因素之一,落地项目就是“动力源”。去年底,上海蔡同德徐重道中药饮片生产基地项目、昱章电气核设施用关键控制系统扩能及新产品产业化项目、上海洗霸松江生产基地项目、产嵘哈工智能上海生产基地项目4个项目同日开工。而其分属的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均为松江大力发展的“6+X”战略性新兴产业。

  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松江聚力服务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建成投产,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去年,全区共有上海陕煤研究院、移远通信等70个项目开工建设,云赛智联、格思航天卫星工厂等80个项目竣工投产,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一期、科创云廊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松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韧性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已形成从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完整产业链,聚集重点企业136家;人工智能领域聚集科大智能、库卡机器人等企业967家;生物医药领域集聚复宏汉霖、昊海生科等相关企业3109家。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基本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硬支撑”,智能工厂建设则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了“新优势”。去年以来,松江“国家级—市级—区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完善,2家企业获评2023年度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位居全市第二;6家企业共15个优秀场景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位居全市第一。

  新城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引进、不断扩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揭牌!”去年底,许多松江居民的微信朋友圈被这则消息“霸屏”了。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松江区中心医院正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此外,交大医学院松江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松江分院建设进入新阶段,区牙防所、九里亭、泗泾、泗泾泗滨、石湖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启用,泗泾医院将增挂九院松江分院,区牙防所将增挂九院松江口腔医院……

  2023年,松江区不断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深化健康松江建设,进一步满足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愿望,区域健康品质得到了有力提升,松江人民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有了坚实的保障。

  扩容提质

  区校共建院校融合

  如今,松江区中心医院的门牌处完整写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原本缀在末尾的“筹”字已经不见了。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区中心医院充分发挥“区校共建、院校融合”体制机制优势,在教学、科研、学科和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和升级。

  医院加码科研,医教融合发展。2023年,交大医学院松江研究院项目开工,区中心医院又成立由郑颂国教授领衔的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院,研究院科学家牵手临床医生,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和临床学科融合发展。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院院长郑颂国表示:“医院的提升和研究院的发展,是共生共赢的关系。”

  衔接市级资源,以更深的融合带动重点学科的提升。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与泗泾医院建立普外科专科联盟,区口腔病防治所完成建设并启用。区内逐步引入心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等多名学科带头人,诊疗能力提升、高难度手术范围拓展,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区内就医。

  响应居民需求,区内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进一步凸显中医特色,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松江医院正在加速建设。区级二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设置中医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展中医专科门诊,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已连续开展两年,2023年新建9所市级中医药特色示范站点,累计完成13个站点建设并开展诊疗服务,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均衡布局

  百姓看病配药更方便

  居民翘首以盼的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石湖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3年12月揭牌启用。

  “新中心的设施很好,来这里看病配药更加方便了。”前来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连连称赞。新中心紧邻泗泾古镇,韵味十足的外观风格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此外,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泗滨分中心也在2023年启用。“我们目前有一个中心、两个分中心,拥有充足的医疗资源,能更好地满足老百姓‘15分钟服务圈’医疗需求。”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忠于说。

  在石湖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设的儿科诊室和治疗室色调温馨、童趣满满。“迁入新址后,我们的医疗服务更加全面了。除了增设儿科,口腔科从原来的1个诊疗室增至3个,小手术室重建提升,护理门诊等也新增了功能区域。”石湖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连青介绍。该中心还挂牌上海市松江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与松江区医疗急救中心石湖荡分站共同发力,增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而在2023年上半年,九里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并启用,标志着松江区实现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网底进一步夯实。截至2023年底,松江区常住居民家庭医生“1+1+1”签约83.58万人,签约率为43.8%。1名家庭医生获评“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1名社区卫生管理者获评“上海市优秀社区卫生管理者”。

  健全优化公共卫生体系

  在2023年上海市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松江区又一次登上领奖台,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打造无偿献血“松江品牌”,不断优化“以街头个人自愿无偿献血为主,以团体自愿无偿献血为重要补充”的松江模式,松江区连续6次获得该称号,创造了12年保持该荣誉的纪录。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在磨砺中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松江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提速至9分18秒,位居全市前列,院前急救机构与医疗机构有效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强化重点药品、住院床位、重症床位、救治设备等医疗资源储备,守牢医疗机构“监测哨”,完善分级分类诊疗,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

  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建共享健康松江。过去一年里,松江获得上海市首届健康科普推优选树活动优秀组织奖。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3项健康核心指标始终保持世界最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松江被推荐为全市唯一国家卫生区最新标准试点评审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