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松江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全力推进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建设、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
日期:2022-09-22 浏览
稻谷飘香,丰收正忙。9月初,在松江区泖港镇胡光村,6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将今年首批“国庆稻”揽入“怀中”。食为政首,粮稳天安,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多年来,松江区粮食亩产、生猪出栏量、绿色食品认证率连续位居全市之首。

    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松江区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建设,乡村振兴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振兴群众满意度、乡村振兴进步指数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乡村振兴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

    好吃又好玩 农业有“奔头”

    “从前拽耙扶犁,如今机农结合,从耕到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石湖荡镇新源村农民、松江区第一批家庭农场主曹林坤对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记忆犹新。他经历过农民手工劳作的艰辛,也尝到了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甜头。这些年,他承包了400多亩水稻,组建了农机互助点,靠着种粮和农机服务的双份收入,他的家庭农场一年可进账60余万元。

    截至目前,松江区共有像曹林坤这样的家庭农场844户,其中机农一体652户,占比约为77.25%。经过多年发展,松江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日趋稳定,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得益于家庭农场的稳固基础,松江区逐步形成粮食、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并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2020年,松江区探索建立稻米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普通家庭农场抱团发展,形成分工协作、利益联结的产销联盟,有力促进“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

    水更绿、田园更美,松江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明显。2019年,松江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绿色食品认证率连续多年居全市之首。目前,全区绿色食品认证率达47.48%。“松江大米”“松林猪肉”“黄浦江大闸蟹”“仓桥水晶梨”等本地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家绿彩虹农场”“八十八亩田”“云间吾舍”等乡村体验游多点开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农业+旅游’激发出农业新活力。”家绿彩虹农场负责人张春辉说。

    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松江区正加快谋划一批现代农业招商项目。据了解,叶榭镇在全力推进“东方童梦奇缘”亲子主题乐园等已有项目基础上,积极开展花卉、民宿、餐饮等项目招商。新浜镇正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开展农旅项目洽谈,石湖荡镇也正与国盛集团旗下思尔腾公司全力打造浦江之首农文旅项目。

    一年一个样 农村有“看头”

    青瓦白墙的农宅,宅前屋后的精品菜园,镶嵌在村落中的“口袋公园”……近年来叶榭镇井凌桥村的变化,让在这住了近50年的村民封欢明忍不住感慨道:“简直一年一个样。”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围绕打造超大城市美丽宜居后花园的目标定位,松江区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井凌桥村是松江区首个保留样板村落,也是松江区美丽乡村示范试点村,依托其自然形成的村落形态及已有的花卉产业基础,村里开展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实施村庄道路提档升级、景观节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新建等项目。项目预计今年底完成,届时这里将成为花海、水乡、稻田、民居浑然交错的美丽家园。

    其实,在松江区,像井凌桥村一样颇有“看头”的村落不在少数。泖港镇田黄村经过墙面粉刷、道路提升、河道疏浚,迎来美丽蜕变。车墩镇打铁桥村绿树成荫,成为不少人心中的“桃花源”。佘山镇横山村背靠松江“九峰”之一的横云山,成为“都市后花园”。截至目前,松江区共有16个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去年,松江区还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是乡村振兴中的“牛鼻子”,这件事做好了,能使原本固化了的乡村空间得以重整,宅基地可被盘活,基础设施条件、乡村建筑风貌也能跨上一个新台阶。2019年起,松江区通过进镇上楼、平移归并、货币化退出等路径,完成4608户农户签约。作为全市首个以整村规划设计的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村,泖港镇黄桥村在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中形成了“黄桥经验”。

    此外,松江区还精心打造了东夏、南杨、东石等7个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鲜明、示范效果明显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年,胡家埭村、朱定村也被列入创建名单。

    钱包鼓起来 农民有“赚头”

    “做农民虽然辛苦,但是收入不错。”泖港镇家庭农场主曹丽明说,每年200多亩稻田丰产和近1500头生猪出栏,能为他带来30余万元收入。如今,他为上海松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代养生猪,不仅苗猪、苗种、饲料等由企业提供,还有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这种“订单式、低投入”的代养模式,让他不愁销路。

    在松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农民养老保障待遇水平亦名列全市前茅。“这与松江区长期探索农民可持续增收新渠道、深化集体资产的改革创新密不可分。”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自2019年,松江区搭建起全市首个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全区100%的集体经营固定资产均纳入平台监管,通过“制度+科技”手段,严防不规范合同,避免集体资产流失,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小昆山镇做大做强集体资产,近日让近4万名村民再次喜获分红,集体资产分红迎来八连涨。“2014年第一次分红,每股才4元,后来每年都在涨,去年每股有25元,我家分到了3700元。”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