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坚守
这样一份执着,究竟为了什么?在今年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他们这些天做的事,从小处说,是为了小区居民的健康;从大处讲,事关上海抗疫大局。这个春天,也注定成为每个人的难忘经历。
这几天,海德名园小区东大门成了小小的“通商口岸”,又像是微型的“进出口公司”,可这里是实实在在的快递收发站,承担着为居民运送急用生活物资的任务。这里的工作充满挑战,既要快速,又要细致,一切围绕着严防死守展开,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在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由于那肉眼看不见的新冠病毒,让这里的运作方式不得不回到原始的状态。这里的员工,有公务员,有教师等事业单位职工,也有私企老板和员工,当他们一穿上蓝色防护服,就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我没有参与4月6日和7日每家每户物资的发放,但光从这两天的经历,足以让我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物资保障组每天按照预案排三班,每班大约有五六人,可实际情况是每天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现场都有十多人,高峰时可达三十多人。两名组长劳苦功高,统筹安排忙而不乱,坚决把住第一关,对门口的物资实施消毒,一件也不放过。我看到几名身材瘦小的女士,拿起消毒喷枪,数秒内就将消毒水全方位喷在一件物品上。
4月9日那天,整批量的物资达到一千件,零碎的也达数百件,每件按时按要求送达。今天傍晚我在现场看到,一名农村出身的街道干部,开着类似于手扶拖拉机的电动拖车,待工作人员往车上装好大米、蔬菜、水果和食用油等之后,驶向目的地,不多时,他就开着空车回来了;一名大学生模样的男青年和一名个子不高的女士,各自拎着二三十斤重的物品,徒步朝着就近的楼栋走去;更为厉害的是,好几名骑着电动车的女士,专门负责分送散件物资,鸡蛋等易碎品轻拿轻放,那熟练的动作一点也不输海清在《心居》中扮演的冯晓琴。
送货队伍中有名叫胡思远的党员,他不是本小区居民,曾在松江电视台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封控前在朋友家,这次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据说,他在4月8日晚因劳累过度,被小伙伴们送到了医院,可在4月9日下午,我又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看得出,有几名志愿者平时也是烟酒爱好者,这几天只好割爱了。气温高了,他们贴身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也顾不上,实在口干了,竖起手中的矿泉水瓶,一瓶水不下两次就干掉了。他们都在议论,这几天回到家,什么东西都觉得好吃,一觉下去比什么都香。好几名志愿者戏称,几天下来,已是大半个快递员了,一百多个楼道在脑子里“煞煞清”。物资多起来了,连宠物的用品也出现了,一些居民的朋友,竟送来了整箱黄酒等物资,说要让朋友亲自来拿。物资组坚决要求“走程序”,首先必过消毒关,然后再让送货者等着,让其朋友保持“足不出户”,由工作人员配送,送货者确认收到货后离开。这些做法,虽然耗时,但确保了安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松江人才网
这几天,海德名园小区东大门成了小小的“通商口岸”,又像是微型的“进出口公司”,可这里是实实在在的快递收发站,承担着为居民运送急用生活物资的任务。这里的工作充满挑战,既要快速,又要细致,一切围绕着严防死守展开,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在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由于那肉眼看不见的新冠病毒,让这里的运作方式不得不回到原始的状态。这里的员工,有公务员,有教师等事业单位职工,也有私企老板和员工,当他们一穿上蓝色防护服,就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我没有参与4月6日和7日每家每户物资的发放,但光从这两天的经历,足以让我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物资保障组每天按照预案排三班,每班大约有五六人,可实际情况是每天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现场都有十多人,高峰时可达三十多人。两名组长劳苦功高,统筹安排忙而不乱,坚决把住第一关,对门口的物资实施消毒,一件也不放过。我看到几名身材瘦小的女士,拿起消毒喷枪,数秒内就将消毒水全方位喷在一件物品上。
4月9日那天,整批量的物资达到一千件,零碎的也达数百件,每件按时按要求送达。今天傍晚我在现场看到,一名农村出身的街道干部,开着类似于手扶拖拉机的电动拖车,待工作人员往车上装好大米、蔬菜、水果和食用油等之后,驶向目的地,不多时,他就开着空车回来了;一名大学生模样的男青年和一名个子不高的女士,各自拎着二三十斤重的物品,徒步朝着就近的楼栋走去;更为厉害的是,好几名骑着电动车的女士,专门负责分送散件物资,鸡蛋等易碎品轻拿轻放,那熟练的动作一点也不输海清在《心居》中扮演的冯晓琴。
送货队伍中有名叫胡思远的党员,他不是本小区居民,曾在松江电视台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封控前在朋友家,这次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据说,他在4月8日晚因劳累过度,被小伙伴们送到了医院,可在4月9日下午,我又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看得出,有几名志愿者平时也是烟酒爱好者,这几天只好割爱了。气温高了,他们贴身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也顾不上,实在口干了,竖起手中的矿泉水瓶,一瓶水不下两次就干掉了。他们都在议论,这几天回到家,什么东西都觉得好吃,一觉下去比什么都香。好几名志愿者戏称,几天下来,已是大半个快递员了,一百多个楼道在脑子里“煞煞清”。物资多起来了,连宠物的用品也出现了,一些居民的朋友,竟送来了整箱黄酒等物资,说要让朋友亲自来拿。物资组坚决要求“走程序”,首先必过消毒关,然后再让送货者等着,让其朋友保持“足不出户”,由工作人员配送,送货者确认收到货后离开。这些做法,虽然耗时,但确保了安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今天近9时,在回家的路上,我遇上了四五名夜间巡逻的志愿者,我急忙拿出手机,拍到了他们的背影,那背影又是这个不寻常春天里的一道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