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控下上海职场人的居家办公图鉴
截止今天,上海这波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4月4日的数据更是突破了新高:新增超13000例,上海早已经开始了全面封控。
其实对于居家封控我们并不陌生,从2020年春节全国按下暂停键那次开始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至少一次的疫情封控。
但是这次上海又有些许不一样,我们每天从网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这样的封控下,上海职场人的居家办公是怎么样呢?

但是还是会有一些不同,那就是开会特别多,经常有需求需要沟通,这个时候就会拉多方开一个线上会,而如果在办公室办公的话,几个人碰一下头聊一聊就快速解决了,现在线上会议耗时会特别长,导致一天的效率很低。
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菜消耗得很快然后就要抢菜,每天早上上好闹钟,五点起床线上抢菜,抢到菜可以吃两天。第一次聊的时候小何告诉过我预估愚人节就能解封了,到时候应该会好很多。
而现在来看不但解封似乎变得遥遥无期,而且外卖也停了,没办法在线上抢菜了,只能依靠微信群里昂贵的蔬菜包,但就这蔬菜包也不见得能抢到,其它东西更买不到了。
现在小何的状态就是只能熬着了,希望疫情早日退散可以出门。

小爱是最早开始居家隔离的那波人,因为自己是做猎头的,只要有电脑和电话居家办公对于工作开展影响并不大,甚至于居家办公会更开心,因为不用每天去面对老板的无效鸡血,所以最开始小爱的居家办公还是异常开心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小爱开始烦躁,首先她发现,由于团队只有她在居家办公,她的日报成了老板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是一天天的哪有那么多很惊天动地的变化,怎么写日报成了一件超级让人头疼的事情。
其次是解封开始变得遥遥无期,每次说要解封结果都是又继续封控,截止这个清明假期,小爱已经居家办公近一个月了,解封日期仍旧未知。
眼看春季这个最美丽的季节就要过去了,小爱只能寄希望于朋友圈的朋友们能多分享一些好春光。
小爱现在每天的在做的事情就是上班、睡觉、看视频、日常投诉以及为了抑制烦躁开始的新才艺写小楷,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目前上海全线封控,自己不再是团队唯一需要居家办公的人,日报就不再是重点关注了。

小鱼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她居家办公的一天从九点多起床开始,十点边吃早饭边开电脑,上午一般没有会议,主要处理前一天遗留的问题,当然也会有当天新的问题要处理。
到十二点多会下楼拿小区团购的菜,因为早饭吃的晚所以中午也不饿,就不再吃饭了然后中午也不午休了,持续工作,看心情,有时候会做20分钟运动,下午基本每天都有会,从1点半开始,基本到五点都断断续续的远程会议。
五点开始一般肚子就饿了,会开始找吃的,但也没什么时间做饭就拿点零食充饥。五点半之后会和爱人看谁有时间就会去做个饭,然后如果没有会议就能在六点多吃上晚饭,有会议的话(这种情况一半一半)就可能要七八点才能吃上饭。
吃完饭洗碗倒垃圾,差不多8点半又会开始工作,因为会议太多所以导致工作没怎么做,有时候晚上还有个会议,基本十点半能结束工作,然后看会电视吃吃水果玩玩手机,十二点多睡觉。
小鱼觉得相较于在公司上班,居家办公会比较自由,比如工作累了休息一下刷刷手机什么的会比较自在,不用担心会被老板看到影响不好,但是也比较累,很多同事半夜十二点还在线秒回信息,完全没有上下班的边界感,感觉卷的心累。
好在物资储备还比较充足,而且听说四月一日就能解封了,所以整体感觉就还好。

小芳也是一位互联网民工,而且也是最早开始居家办公的那波人,她前期的状态比较崩溃,领导持续不间断的催促工作,小区每天增加的确诊病例数字和短缺的物资让她一直处在焦躁的边缘,还好中间有还没有被封的朋友送了些大米和土豆。
现在看着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她觉得能安全的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她已经开始慢慢接受目前的状态,甚至每天还会抽出来时间运动一下。
小芳说2020年的时候自己经历过一个人一个月待在房间里,靠面条和一点零食熬过去了,不过那会外卖没有停止,还可以线上买菜。
现在根本买不到,唯一能做的就是节约吃菜以及等着看会不会发东西,但是她相信疫情总会过去,像2020年一样。
她还给我分享了一个事例,有一个朋友前几天上午核酸混检的时候结果有阳性,中午做饭就多做了两盘菜,因为担心自己被拉走隔离的时候,好不容易买到的菜会被放坏掉,好在下午的单检结果是阴性。

我们也是最团结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随着38000名驰援上海医护人员进沪,这波疫情一定会尽快消散,解封也不再是愚人节的玩笑。
同时也希望保障能尽快到位,因为当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都已经感受到了生活艰难,买菜无门的时候,那么多对互联网并不很懂,对无线操作完全不熟的人群生活只会更加困难。
最后还是希望我们一起众志成城,消除疫情。
其实对于居家封控我们并不陌生,从2020年春节全国按下暂停键那次开始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至少一次的疫情封控。
但是这次上海又有些许不一样,我们每天从网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这样的封控下,上海职场人的居家办公是怎么样呢?

01
程序员的手速在抢菜面前一文不值
但是还是会有一些不同,那就是开会特别多,经常有需求需要沟通,这个时候就会拉多方开一个线上会,而如果在办公室办公的话,几个人碰一下头聊一聊就快速解决了,现在线上会议耗时会特别长,导致一天的效率很低。
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菜消耗得很快然后就要抢菜,每天早上上好闹钟,五点起床线上抢菜,抢到菜可以吃两天。第一次聊的时候小何告诉过我预估愚人节就能解封了,到时候应该会好很多。
而现在来看不但解封似乎变得遥遥无期,而且外卖也停了,没办法在线上抢菜了,只能依靠微信群里昂贵的蔬菜包,但就这蔬菜包也不见得能抢到,其它东西更买不到了。
现在小何的状态就是只能熬着了,希望疫情早日退散可以出门。

02
想念外面的好春光
小爱是最早开始居家隔离的那波人,因为自己是做猎头的,只要有电脑和电话居家办公对于工作开展影响并不大,甚至于居家办公会更开心,因为不用每天去面对老板的无效鸡血,所以最开始小爱的居家办公还是异常开心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小爱开始烦躁,首先她发现,由于团队只有她在居家办公,她的日报成了老板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是一天天的哪有那么多很惊天动地的变化,怎么写日报成了一件超级让人头疼的事情。
其次是解封开始变得遥遥无期,每次说要解封结果都是又继续封控,截止这个清明假期,小爱已经居家办公近一个月了,解封日期仍旧未知。
眼看春季这个最美丽的季节就要过去了,小爱只能寄希望于朋友圈的朋友们能多分享一些好春光。
小爱现在每天的在做的事情就是上班、睡觉、看视频、日常投诉以及为了抑制烦躁开始的新才艺写小楷,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目前上海全线封控,自己不再是团队唯一需要居家办公的人,日报就不再是重点关注了。

03
4.1解封是愚人节最大的玩笑
小鱼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她居家办公的一天从九点多起床开始,十点边吃早饭边开电脑,上午一般没有会议,主要处理前一天遗留的问题,当然也会有当天新的问题要处理。
到十二点多会下楼拿小区团购的菜,因为早饭吃的晚所以中午也不饿,就不再吃饭了然后中午也不午休了,持续工作,看心情,有时候会做20分钟运动,下午基本每天都有会,从1点半开始,基本到五点都断断续续的远程会议。
五点开始一般肚子就饿了,会开始找吃的,但也没什么时间做饭就拿点零食充饥。五点半之后会和爱人看谁有时间就会去做个饭,然后如果没有会议就能在六点多吃上晚饭,有会议的话(这种情况一半一半)就可能要七八点才能吃上饭。
吃完饭洗碗倒垃圾,差不多8点半又会开始工作,因为会议太多所以导致工作没怎么做,有时候晚上还有个会议,基本十点半能结束工作,然后看会电视吃吃水果玩玩手机,十二点多睡觉。
小鱼觉得相较于在公司上班,居家办公会比较自由,比如工作累了休息一下刷刷手机什么的会比较自在,不用担心会被老板看到影响不好,但是也比较累,很多同事半夜十二点还在线秒回信息,完全没有上下班的边界感,感觉卷的心累。
好在物资储备还比较充足,而且听说四月一日就能解封了,所以整体感觉就还好。

04
在崩溃的边缘学会自洽
小芳也是一位互联网民工,而且也是最早开始居家办公的那波人,她前期的状态比较崩溃,领导持续不间断的催促工作,小区每天增加的确诊病例数字和短缺的物资让她一直处在焦躁的边缘,还好中间有还没有被封的朋友送了些大米和土豆。
现在看着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她觉得能安全的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她已经开始慢慢接受目前的状态,甚至每天还会抽出来时间运动一下。
小芳说2020年的时候自己经历过一个人一个月待在房间里,靠面条和一点零食熬过去了,不过那会外卖没有停止,还可以线上买菜。
现在根本买不到,唯一能做的就是节约吃菜以及等着看会不会发东西,但是她相信疫情总会过去,像2020年一样。
她还给我分享了一个事例,有一个朋友前几天上午核酸混检的时候结果有阳性,中午做饭就多做了两盘菜,因为担心自己被拉走隔离的时候,好不容易买到的菜会被放坏掉,好在下午的单检结果是阴性。

END
我们也是最团结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随着38000名驰援上海医护人员进沪,这波疫情一定会尽快消散,解封也不再是愚人节的玩笑。
同时也希望保障能尽快到位,因为当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都已经感受到了生活艰难,买菜无门的时候,那么多对互联网并不很懂,对无线操作完全不熟的人群生活只会更加困难。
最后还是希望我们一起众志成城,消除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