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松江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
84.37岁
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是对人的生命一种有根据的预测,它是依据各个年龄段死亡率计算出来的,指同时出生的一批人,按目前的死亡率水平,平均预期可存活的年数,它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松江区人口期望寿命持续升高
2021年,松江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84.37岁,男性81.92岁,女性 86.91岁。20年来,松江区期望寿命增加了6.01岁,平均每年增长0.30岁,持续保持在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现已进入缓慢增长状态,近5年平均每年增长0.17岁。与世界公认的“长寿之国”日本、瑞士等国家差距越来越小。
注:松江区数据来源于卫生部门统计数据,其他国家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
2021年松江区主要死因疾病谱
随着经济水平和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松江区居民不仅寿命有所延长,影响居民的疾病谱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循环系统疾病替代肿瘤成为首位死亡原因,从2001年占总死亡的25.29%上升到了2021年的36.82%;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主要为糖尿病)已成为松江区居民的第五位死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退出前五位死因。
2021年松江区户籍人口前十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作为前三位死因死亡人数占松江区户籍人口总死亡的76.62%。男性首位死因为肿瘤,女性首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
我们所做的努力
长寿和健康是人民永恒的追求,而延长寿命、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身体健康和机能一直是松江区政府努力的方向。多年来松江区医疗卫生工作围绕卫生健康改革和发展重点,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01
既是必然,更是契机
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不断完善“扁、平、快”闭环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服务,筑牢群体免疫屏障,成年人接种率达90%以上。
02
按照部署,坚决落实
持续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落实打造本区慢性病一体化管理平台,推进精准化管理,管理模式由从前的按病种管理转变为以人为单位的综合管理,累计服务各类慢性病患者21万人。
03
全面贯彻,扎实推进
系统完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全面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预警,动态掌握我区生活饮水、公共场所卫生、营养及食源性疾病、职业危害、放射卫生等影响健康的相关公共卫生问题。
04
全面贯彻,扎实推进
立足于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扩充完善全人群、全周期健康档案,发挥“互联网+”疾病管理优势,促进健康公平,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与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区域健康水平和群众健康素养。
长寿反映的是生命的长度,而健康才反映生命的质量。根据“健康松江2030”规划纲要,健康将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实现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公平持续改善,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