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松江农民家庭装修风格大变样
日期:2021-07-06 浏览

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是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区各镇相继启动宅基地平移归并试点,农民陆续从老宅搬进新家。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双门冰箱成了标配

走进泖港镇、叶榭镇试点村庄多户正在装修和已经装修好的农民新房,记者大为感慨。如今的农居不再是以前墙面刷白、地面整平、买几件家具就完事的装修,而是找设计师,提居住需求,“大弄弄”的升级版装修。不少农民钟情“新中式”“极简风”,就连家电也很有讲究,走访了几家,记者发现,双门冰箱成标配。农民表示,这才能“镇得住”这么大的空间。

泖港镇黄桥村白墙黛瓦的外立面呈现浓浓中国风,让不少农民都选择了时尚的“新中式”,陈雪军家就是。光洁的地面,宽敞的空间,屋子里都换上了新家具。“新打的柜子作为隔断,家里以白色和木色为主,比较简单。”陈雪军挠挠头说道。厨房选用一体式橱柜,客厅柜子上摆放着各种工艺品,顶上还放上了几盆绿萝。墙上的壁画是夫妻俩一起选的,时钟也是细节的一部分,色调与整体风格融为一体,处处尽显温馨。

从“有得住”到“住得好”

影视剧同款搬回家

叶榭镇东石村的钟阿姨已经60多岁,刚从村委会出来。“问问老宅新规划,啥时候轮到我们家。”钟阿姨笑着说,综合了全家老小意见后,她给新家的装修风格定位为“极简风”,大到床、沙发,小到茶几、电视柜,从款式到颜色,她的儿女也都事无巨细地参与了选择。“以前老房子装修就是凑合弄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钟阿姨讲起装修头头是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流行的就是三门橱、五斗柜、八仙桌,“三门橱上还有镜子,以前都是条件好的人家才有”。

如今像钟阿姨这样事先要求看设计效果图的“老农民、新镇民”在这次的装修热潮里并不少见,很多说不上装修风格名称的农民,还借助网络,截图自己中意的户型。一名村民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成家的装修风格,就把剧照截图存到手机里面发给负责装修的公司看,一连发了40多张图。”

人人都成“装修专家”

环保安全排在首位

东石村里正在装修的小别墅,虽然房屋外形相同,屋内风格却截然不同,而且进驻的装修公司也不止一家,选择多样。装修现场还有人念叨:“像那种甲醛重,千万不能买!图便宜不行的。”一家装修公司负责人黄先生从事装修已经十多年,正打电话与屋主商量装修的选材。提到村民们装修的变化,他笑了:“不仅在设计上考究了,也更关心装修材料了。最常问的就是符合环保要求吗?有甲醛吗?还搜各种品牌材料的说明,跟我们推荐的做比较。”

除了环保方面,住惯老房子的农民现在对用电安全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家里面电线东拉一根西扯一根。”黄先生表示,村里老人考虑到孙辈经常回来,装修排线必须规范,用电安全马虎不得。新房装修的过程中,很多村民都选择了预留尽可能多的插座。村民有自己的解释:“现在家里要用的电器那么多,插座少了根本不够用。”

农村宅基地平移、农民进城上楼,这些村庄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后。焕然一新的面貌,与城市接轨的装修风格,彰显了松江农民在装修上的“大智慧”,一张张笑脸的背后,是他们奔向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在实现。
















松江人才网招聘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