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松江区科技创新发展座谈会举行。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副组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执行主席、区委书记程向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发言,区委副书记、区长李谦主持,区委副书记肖文高出席。
座谈会上,朱美芳和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上海簇睿低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三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代表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交流了心得体会,针对各自领域科技创新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意见建议等作了发言。
程向民指出,6月1日恰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3.0版正式启动三周年。三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经济实力、科创实力、综合实力突飞猛进,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持续提升,实现了科创要素的高度集聚,呈现“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良好态势。召开本次座谈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抓科技创新关键变量,为“十四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程向民表示,要着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十四五”新阶段,没有高水平的科技支撑是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实现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担当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松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按照市委对松江“一高地、三生态”的定位要求,携手九城市探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0到1”制度突破,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性提质升级,要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唯实唯干、接续奋斗。
程向民表示,要始终坚持科创第一动力,勇当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过程中,要尊重创新主体,将“科创是第一动力”深深根植于发展意识中。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着眼自主可控,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攻坚克难,把先进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除此以外别无他路。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下好“先手棋”,聚焦强化创新链自主可控,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要聚焦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要加强九城市协同创新攻关优势,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程向民表示,要强化以科创自信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加快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最优科创生态。加快科技创新,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发起建设之日起,就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作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源。要坚定“四个自信”,对标“国际一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多的精准制度创新和有效制度供给,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行稳致远。
会上传达了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琼林,区政协副主席赵宏卫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