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央视热播剧曾来取景,松江最具年代感的理发店,它的近况你了解吗?
日期:2021-04-19 浏览

 


▲当年中山路上的大众理发店

   ▲如今谷阳南路上的大众理发店
位于松江谷阳南路46号的大众美发厅店面不大,门头像是从90年代直接“穿越”而来。这是松江最具年代感的理发店,是“老松江”常念叨的大众理发店。
曾经的“大众”在中山中路212号,有3个门面。走在最繁华的中山路上,老远就看到蓝色玻璃门头、金色招牌下,门庭若市。上海大光明理发店有名的3号金牌师傅王冠生,也被调来松江充实力量。最旺时有30多位理发师傅,还有一众学徒,店里头规矩极大,但师傅们技术过硬,有口皆碑。男理发、女洗头2角6分,烫发1元8角,价格公道。人们吃酒、结婚都要来这里理个发。
“后来中山路改造,我们搬到解放路,就是谷阳南路。”现在的店长沐广祥回忆道。理发店沿用了“大众美发厅”的名字,共6位师傅,布置十年如一日。央视热播剧《大浦东》就在这里取过景,据说也是花了功夫才找到这样一家年代感满满的老店。理发25元,好些年没变了。
  
汤金芳是店里最资深的,这里最小的也近50岁。“等我们6个退休,这家店就没了。”沐广祥感慨了一句。
 ▲左为汤金芳师傅,右为沐广祥师傅
规矩极大的大众理发店
要说鼎盛时的“大众”多有排面,从其规矩大上可见一斑。
约定俗成的首要规则是,不可在顾客头上“偷丝瓜”(马虎)。
全店养成了操作规矩:围布要从前往后轻兜;理发、修面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不能随意轧剪、东戳戳西戳戳,要有序;洗头要两手并举,轻重得当;吹风要轮廓饱满,四周平伏。野路子是让人看不起的,会被讥笑为“这人没有拜过师父”。候客时,不准嚼零食,不准翘脚而坐。对女理发师更有要求:脚上要穿袜,衣不可暴露,不可花哨。
——《松江微历史》
 
1974年,十八九岁的汤金芳被分配到大众理发店上班。和许多松江人一样,她从小就在这里理发,又熟悉又陌生。作为新学徒,没想到等待汤金芳的是好几个月的扫地和磨剃刀。但凡有人理发就跟着看,学徒间相互练手。刚上手,师父给他们的最大鼓励就是:“你们剪不好我会修补,年轻人尽管做,不然我们老了找谁理发。”
“最难的是理平头。齐得像刷子一样,要打分的。”她回忆当时的考试还心有余悸。“大众”技术过硬,有口皆碑,都是硬规矩“考”出来的。学徒们早早找到合适的“模特”,师父也会帮忙留意打招呼,“你这个头最近不要剪啊,过几天他们要考试了。”
严格的制度、专业的技艺让大众理发店不仅是松江市民,也是周边区县市民心中的时尚标杆。逢年过节,镇上的,乡下的,周边的……许多人专程赶来做发型。清晨四五点,就在门口排起长龙,一直等到七点半开门。30多个师傅同时出工还无法满足所有客人。很多远道而来的客人还因为做完头发买不到回程票了,只能央求店里的老员工出面,帮忙借招待所住一宿。
后来,大众理发店从国营一下变成了个体户。师傅们琢磨了很久,不知道做什么,也舍不得手艺,最后在老客们的“挽留”下,10位师傅商量着盘下了门店。中山路改造,沐师傅、汤师傅们又带着一群“老客”来到新店。
  
不可在顾客头上“偷丝瓜”,有些规矩一直留到现在。进店剪头、洗头、吹头……大概也就25分钟。这还有独一份的“修面”。理发椅一拉就可以躺倒,热毛巾捂一捂,舒服劲儿过了,刮刀上阵。
除了周边,直到现在还有专从市区赶来的老客,以前住松江剪惯了。有搭子女车来的,有辗转地铁、公交,剪个头就走的。其实就是想回来听听松江的事。
 
时光暂停的老城老店
如今,一袭白褂是统一的工作服,陈设一如曾经。店里左边一排是女宾座椅,右边则是男宾。男师傅只给男性顾客理发,相应的女师傅也只给女客服务。每张台子都是专属的,怎么布置都由师傅说了算,但也有很多传下来的“同款”。比如雅霜,比如蒸箱里的红白条纹毛巾,还有上海万里牌电吹风。
     ▲小朋友说这像外星人的头盔,师傅们都笑了
浅黄色的柜台说是收银,就是张老桌子,还对着门口。算账用的还是老式算盘,沐广祥噼里啪啦拨动算盘珠,比一般人用计算器还快。围着柜台转一圈,也没见着支付宝二维码。
 
“来我们这的都是老人了。现在年轻人的不剪。”沐广祥摆摆手,一是年轻人不喜欢他们剪的,二是现在年轻人的发型放在过去就是不合格的。这群守着老规矩的老手艺人,在理发这件事上有自己的坚持。
仿佛时光在这里暂停。师傅们仍用着年轻时的工具,为几十年的老顾客将发型定格在旧时光里。他们也不借鉴外头美发店打折、促销等经营模式。“有人想办卡,我们不办。”沐广祥抬了抬下巴,“你认可我们,不办卡也会来。不认可,办卡也不会再来。”
 
采访间,汤金芳正给一位老客烫发,洗好头,用热毛巾擦擦脸,抹点雅霜。修修剪剪,拿梳子和吹风机,像变魔术一样吹出了蓬松的大卷,跟花瓣一样。客人对着镜子,左右歪头端详镜子里自己的新发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笑容,也许就是大众理发店的这些年过半百的师傅,仍旧舍不得放下手中剪刀的原因。
  ▲弯腰式洗头 
当年的小学徒们年过半百,中山路上最后的手艺人,仍未放下手中的剪刀,“每天都开门,再干个几年吧。可能再有两三位师傅退休,我们就都撤啦。”
 
记者手记
大众理发店的每一处角落都显得真实,因为它是由几十年间上百位理发师傅和几代松江人共同的回忆组成。似乎身边的老松江人无一不对这个实际名为“大众美发厅”的店面,有着深刻的情感。因此在文中,选择尊重大家对它的一贯称呼,叫它大众理发店。
采访中,有一位匆匆而来的退休老教师。她话不多,噙着笑,拿雅霜擦脸时,都显得细致优雅。吹好定型后,她拢了拢蓬松的新发型,显得很满意。她也是店里的老客,而现在头发花白的她,初次来到大众理发店时,还是一个青春少女。
汤师傅笑说,“她讲究,平日自己也会打理。”遇上不太会打理的,吃酒前是要特意来洗吹做造型的,这是老一辈的体面,而大众理发店的师傅们承载着这样的寄托。
从前的时光好像很慢,家门口一家店能开很久,也没啥变化。现在的日子很快,但大众理发店停在了时光里,守着“老规矩”。能“挽留”住老店的老客越来越少,能做的也只是记录下这段珍贵的时光。











松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