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路畅了 日子旺了
“路修好了,客人也多了。”三月,春意愈浓,新浜镇南杨村石泾弄农家乐的生意也热了起来。农家乐负责人吴建东说,去年,店门前的乡间小路经过一番提档升级后,变宽阔了,就连致富的门道也一同拓宽了。
日前,上海市100条“四好农村路”示范路评选结果出炉,新浜镇有7条道路入选。事实上,去年以来,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为标准,新浜镇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道路中修工程就已全面铺开。依托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如今,新浜镇的农村道路不仅通行能力和形象全面提升,更是成了村里的“休闲路”“致富路”。
农村路成“休闲路”“致富路”
傍着一弯河水,东侧是南杨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项目,西侧则是规划整齐的农村民宅和新建的休闲娱乐设施。经过提档升级,如今的三南路一改往日的陈旧和颠簸,黑色沥青路面平坦坚实,交通标线清晰醒目,连两边的路肩和绿化带也已翻修重建。从前的乡间小路变得大气精致起来,与秀丽的新农村风貌相得益彰。
“对于村里的老人们来说,路修完方便多了,也更安全了。”吴建东的农家乐在三南路西侧,他谈起了这条路提档升级后给村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村里老人多,喜欢骑电动车,也喜欢在路上逛逛,非常不好走。”
客人要来农家乐,三南路是必经之路。吴建东发现,近来农家乐生意变红火,一部分原因就是门前这条三南路。“来这里的客人,老是开玩笑和我说,门前这条路像是为我的农家乐准备的。”吴建东说,“客人开车直接能到农家乐,老人们下车也方便了,农家乐的外部环境也整体提升了。”
蜿蜒的新彭路和甪彭路首尾相连,串联起新浜镇鲁星村、胡家埭村的农田和居住区,向北连通青浦区。道路提档升级后,周边居民最大的感受是安全系数提升了。“路平了,警示标志更加齐全了,现在过隧道安心了许多。”一名过路的私家车驾驶员表示。
两年内57条路提档升级
去年,新浜镇42条镇管农村公路完成提档升级,重点覆盖7个村。“我们的计划是两年内实现全镇11个村全覆盖。”新浜镇公路站站长姜慧慧表示,今年,新浜镇将对剩余15条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创建为期两年,共计将对全镇约75千米农村公路进行整体提升,不仅为车辆及行人提供舒适便捷的通行环境,也将周边特色农村、旅游景点等串联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农村路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档升级工序比较简单,但对道路的整体面貌和功能改变是比较大的。”姜慧慧介绍,提档升级工程主要对农村公路的路面病害板块和路肩进行维修整治,“白加黑”加罩沥青层,并将路名牌、警示标志标线、安全防护措施、路面减速设施等一同规范设置,路面窨井也将一并得到优化。此外,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空间进行填土,补种红叶石楠、二月兰、麦冬、草籽、花籽等绿植。
除了提档升级以外,新浜镇还对每一条农村公路加强了日常管养。“公路站对全镇农村公路开展每天两次巡查,一旦发现路面病害就及时上报、整治。”镇公路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两天时间就能将全镇农村公路全部巡查一轮。
乡间无名小路变“特色路”
农村地广,除了镇管农村公路外,村里还有许多无名小路,它们虽处于“细枝末节”,却也是村民们出行、休闲的“开门第一条路”。这样的村管道路,在新浜镇也被管养了起来,有些还成了“特色路”。
新浜镇文华村的一条无名小路,一侧傍河,另一侧农房幢幢排列,如今成了村里的“网红”地——路面被铺上了红色橡胶,设置两条标准跑道,成了一条市民健身步道。“步道是去年建成的,当时村民都觉得很新奇。”文华村党总支委员周超介绍。
红色的步道和翠绿的乡间绿植相映成趣,几名村民正在步道上散步聊天。“这条路很方便、很安全,吃了饭可以出来逛一逛,我们开心得不得了。”村民方阿妹说。
松江人才网
日前,上海市100条“四好农村路”示范路评选结果出炉,新浜镇有7条道路入选。事实上,去年以来,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为标准,新浜镇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道路中修工程就已全面铺开。依托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如今,新浜镇的农村道路不仅通行能力和形象全面提升,更是成了村里的“休闲路”“致富路”。
农村路成“休闲路”“致富路”
傍着一弯河水,东侧是南杨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项目,西侧则是规划整齐的农村民宅和新建的休闲娱乐设施。经过提档升级,如今的三南路一改往日的陈旧和颠簸,黑色沥青路面平坦坚实,交通标线清晰醒目,连两边的路肩和绿化带也已翻修重建。从前的乡间小路变得大气精致起来,与秀丽的新农村风貌相得益彰。
“对于村里的老人们来说,路修完方便多了,也更安全了。”吴建东的农家乐在三南路西侧,他谈起了这条路提档升级后给村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村里老人多,喜欢骑电动车,也喜欢在路上逛逛,非常不好走。”
客人要来农家乐,三南路是必经之路。吴建东发现,近来农家乐生意变红火,一部分原因就是门前这条三南路。“来这里的客人,老是开玩笑和我说,门前这条路像是为我的农家乐准备的。”吴建东说,“客人开车直接能到农家乐,老人们下车也方便了,农家乐的外部环境也整体提升了。”
蜿蜒的新彭路和甪彭路首尾相连,串联起新浜镇鲁星村、胡家埭村的农田和居住区,向北连通青浦区。道路提档升级后,周边居民最大的感受是安全系数提升了。“路平了,警示标志更加齐全了,现在过隧道安心了许多。”一名过路的私家车驾驶员表示。
两年内57条路提档升级
去年,新浜镇42条镇管农村公路完成提档升级,重点覆盖7个村。“我们的计划是两年内实现全镇11个村全覆盖。”新浜镇公路站站长姜慧慧表示,今年,新浜镇将对剩余15条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创建为期两年,共计将对全镇约75千米农村公路进行整体提升,不仅为车辆及行人提供舒适便捷的通行环境,也将周边特色农村、旅游景点等串联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农村路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档升级工序比较简单,但对道路的整体面貌和功能改变是比较大的。”姜慧慧介绍,提档升级工程主要对农村公路的路面病害板块和路肩进行维修整治,“白加黑”加罩沥青层,并将路名牌、警示标志标线、安全防护措施、路面减速设施等一同规范设置,路面窨井也将一并得到优化。此外,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空间进行填土,补种红叶石楠、二月兰、麦冬、草籽、花籽等绿植。
除了提档升级以外,新浜镇还对每一条农村公路加强了日常管养。“公路站对全镇农村公路开展每天两次巡查,一旦发现路面病害就及时上报、整治。”镇公路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两天时间就能将全镇农村公路全部巡查一轮。
乡间无名小路变“特色路”
农村地广,除了镇管农村公路外,村里还有许多无名小路,它们虽处于“细枝末节”,却也是村民们出行、休闲的“开门第一条路”。这样的村管道路,在新浜镇也被管养了起来,有些还成了“特色路”。
新浜镇文华村的一条无名小路,一侧傍河,另一侧农房幢幢排列,如今成了村里的“网红”地——路面被铺上了红色橡胶,设置两条标准跑道,成了一条市民健身步道。“步道是去年建成的,当时村民都觉得很新奇。”文华村党总支委员周超介绍。
红色的步道和翠绿的乡间绿植相映成趣,几名村民正在步道上散步聊天。“这条路很方便、很安全,吃了饭可以出来逛一逛,我们开心得不得了。”村民方阿妹说。
松江人才网
上一条:
松江实现社区儿科诊疗服务全覆盖
下一条:
提升救助精度 彰显城市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