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休闲公园变成“闹市” 亟待部门联动“解题”
日期:2021-03-15 浏览
作为九里亭街道首个大型开放式绿地,九里亭公园曾令松江市民李先生倍感期待,但自今年1月开放后,李先生发现公园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电瓶车停放在人行步道、围观广场舞的市民挤占跑道、全新的绿化被碾压破坏……”李先生向“上海松江”App反映,“公园应该有的休闲、安静、安全的环境,在这里全感受不到。”

谁来管理新开放公园的秩序问题?开放式公园又该如何管理?对此,记者展开了走访调查。

新开公园问题很多

“有跳广场舞的、看广场舞的,还有人骑着电瓶车就直接进公园的,乱七八糟。”每每说起九里亭公园的“热闹”景象,李先生就忍不住吐槽。

李先生说,九里亭公园竣工后,周围市民纷纷前往该公园运动健身。“因为这里是九里亭唯一一个大型的开放式公园,大家都期盼很久了。”李先生也因此成了公园的常客。但没去几次他便发现,跳广场舞的市民占据了公园大半空间,围观群众挤满了跑道,甚至还有不少电瓶车停放在人行步道上。

记者在九里亭公园看到,四支广场舞队伍成为公园的“核心”,围观的市民将跑道当作了“观众席”,驻留在跑道上不愿离去。“这里根本没有办法跑步,稍微跑一跑就会碰到几个人在跑道上待着不动。”市民王先生说,“有时候跑到一半还会看到有人在跑道上遛狗,健身的心情也没了。”

不仅如此,在公园的人行步道上也停满了电瓶车,王先生告诉记者,因为有些市民居住的地方距离公园较远,所以都是骑车过来的,为了图方便,直接停在这里,反正也不会有人管理。更有一些孩童,在玩滑板车时直接从绿化带上碾过去,部分绿化带变得破败不堪。每天要到晚上9时左右广场舞才会结束,公园才能恢复宁静。

保修养护期监管困难多

《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中提到,在公园的环境管理上,应做到“保持安静,噪声不得超过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标准”;在安全管理上,应做到“除老、幼、病、残者专用的非机动车外,其他车辆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公园”。

九里亭公园占地3.5万平方米,建成后填补了九里亭街道区域大型绿化的空白,改善了城市生态景观。但这样一处重要的公园,为何却在管理秩序上频遭市民诟病?

“我们九里亭街道积极发挥属地化管理的职能,在公园竣工后即安排了十多名安保人员以及4名保洁人员去维护秩序和环境。”九里亭街道管理办主任周静告诉记者,但是大量的市民涌入公园后,原先的安保、保洁力量出现了明显的缺口,这也导致了部分乱象的出现。

那为何没有及时增派人手,做好安全、秩序管理呢?记者调查发现,九里亭公园2021年1月竣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中应约定施工保修养护期,一般不少于一年。保修养护期满,城镇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监督做好工程移交,及时进行工程质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应纳入园林绿化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也就是说,目前,九里亭公园正处于这一年的保修养护期。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这段保修养护期内,应由松江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负责督促施工方对公园内绿化及附属设施进行维护,而街道则应尽到属地化管理责任。但是,由于缺乏足够资金,单街道管理还存在很多困难。

将尽快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周静告诉记者,之后,九里亭街道将积极与建设单位做好协调工作,尽快完成九里亭公园移交手续。在过渡期间,街道也将尽快加派人手,从公园秩序、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实行从早到晚监管模式,并做好禁止电瓶车入园等宣传引导工作,提醒市民文明游园。“公园刚竣工不久,还有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会落实属地管理的责任,并且尽快增设文明立牌。”周静说道。

于此同时,区绿化市容局表示已函告九里亭街道,由九里亭街道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对该公园游园秩序的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开放式公园的管理,更应该发挥多部门联动效应,联合街镇、城管、公安共同管理,同时可引入专业化管理队伍,明确管理职责,完善考核标准。此外,也应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园内技防系统,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园管理中的运用,打造出一个“智慧公园”,真正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松江人才网